江西省抚州市詹圩镇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
2019-08-29 21:18:22
桃峰陵园
1116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在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工作中,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詹圩镇以公益性公墓建设为切入点,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秀美乡村建设体系,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生态环保、集约用地、环境优美”为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在整体规划上,公墓建设标准高,选址至关重要。詹圩镇聘请专门规划部门对公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规划中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位置和传统习俗等因素,既考虑全镇大局,又考虑就近、方便的实际,本着不影响基本农田、不占用耕地、不污染水源、不占用天然林、保护林的原则,最终选择在官家村丁家组花园山建设镇公益性墓地。初期,群众对此很不接受,多次到政府反映情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事,迅速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及官家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公墓墓地协调领导小组,划片包干,每个班子成员负责5—10户的村民解释工作。经过半个月的日夜攻坚,村民终于打开了心结。即公墓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每亩土地不低于200套墓穴。同时,对公墓主体建筑风格、生态景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按照园林化、景点化、生态化、人性化的标准设计,墓地规划占地面积35960平方米,一期开发墓穴868穴,已建好400平方米的悼念厅、骨灰堂、管理用房及2200平方米的广场。主墓绿化以生态木荷、种植松树及柏树为主,墓地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一期投资460余万元,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人文景观、追思祭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公墓,积极引导群众选择更加文明、生态、节地的安葬模式,通过适当超前规划引领群众殡葬观点的转变和提升。为进一步推进公墓建设,该镇利用镇、村、组三级干部大会及人大会的契机,带领所有党员干部及人大代表到公墓实地参观,让群众代表切身感受公墓的环境、交通及配套设施,并根据村组干部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加以完善改进。规整、大气、干净的新公墓给群众更直观的感受,省钱、省时、省力更是让群众打消了对公墓安葬的疑惑。同时,充分利用张贴标语、各村小喇叭、宣传栏、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使群众明白建设公墓的意义,为推进公墓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该镇党政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墓建设的进度、标准、质量等环节进行督查,确保公益性公墓建设扎实推进。同时要求每村“百岁已满”的老人必须葬入公墓,否则将由镇纪委对该村书记、主任进行诫勉谈话,驻村班子作表态发言。在管理上,该镇做到“人员、场所、制度”三落实。成立了公墓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公墓的日常管理、服务和维护。制定《公墓管理章程》《服务指南》等规章制度,对每处公墓所有墓穴统一编号,统一备档,统一发证,做到“一墓一档一证”。在服务上,充分发挥“三种人员”的作用。一是专业管理人员对每一位逝者,在“第一时间”开展服务,并按照公墓使用流程,先申报登记,再签订入园协议,然后统一要求按照墓穴编号顺序依次安葬,坚决杜绝挑号、占号,最后颁发统一的墓地使用证书。二是对村内具体服务对象,村级红白事理事会人员及时帮助主持操办丧葬事宜,大力倡导丧事简办,佩戴黑纱白花,严禁大操大办、焚烧纸扎、披麻戴孝等铺张行为,提倡墓前摆放鲜花等生态文明祭扫活动。三是借助党员干部结亲连心、包片联户等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讲身边人用身边事,潜移默化改变落后观念,推动绿色殡葬改革,使今天的新风正变成明天的习俗。
据统计,如今詹圩镇一场白事可平均节约1.8万元,村民不再担心因为“礼重”而致贫或者返贫。绿色殡葬改革,打造“人生后花园”,无形中与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