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夫妇纪念像

2021-09-08 23:45:31 桃峰陵园 457

# “墓”后的故事 #历史在这里沉思。

走过艰难,走过曲折,走过抗争,走过辉煌,那么多英雄、先烈,那么多社会贤达、文化精英,生命的终点都汇集在这里。上海福寿园是名人名墓荟萃之地。


在静穆的墓园里,每一座名人名墓都浓缩着一页历史。这一页页历史积聚在一起,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然而,逝者无声,福寿园把名人名墓延伸,通过生动地展现“墓”后的故事,矗立起历史的丰碑。


陈望道1891年-1977年

陈望道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


望老著作及遗物


@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




1977年10月,八十七岁的望老与世长辞。他的骨灰最初存放在龙华烈士陵园内。后在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及复旦大学校方多次实地考察下,将望老移葬至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的君子园内。

2005年时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4月4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校长王生洪等全校领导和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铜像揭幕及骨灰安葬仪式,并在福寿园建立复旦大学首个“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复旦大学将上海福寿园列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左为时任福寿园集团副总经理葛干松,右为时任复旦大学校团委书记王宏舟)


陈望道夫妇纪念像由青铜铸成,望老身姿挺拔,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眼光中饱含着坚定的信仰,右手搭在端坐一侧的夫人肩上,展现了夫妇相濡以沫的温情。塑像两边竖立大理石碑,其上镌刻着这对革命伴侣的生平事迹,以及胡乔木和雷洁琼为陈望道先生百岁诞辰题字。


陈望道、蔡慕晖纪念像SEARCH FOR THE TRUTH

雷洁琼为陈望道先生百岁诞辰题字

令人唏嘘的是,陪伴望老的只是夫人蔡慕晖的衣冠冢。1964年蔡慕晖病逝后安葬在上海龙华公墓,文革时期坟墓被毁,儿子陈振新和外孙女季清如从乱石堆里扒出被水泥包裹着的骨灰盒,将其捧回家。为保身后的安宁,望老指示让夫人魂归故里,葬在了故土东阳。



作为全国公墓业第一家“人文纪念公园”,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荟萃着中国和上海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和名人精英,仅复旦大学就有陈望道、谢希德、严北溟、金重远、钟杨等几十位先贤在园内留下了永远的缅怀之地。